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27日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根据报告,2021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中,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和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均在10%以上。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87万,占网民整体的86.3%;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965万,占网民整体的80.3%。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0.7个小时。
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自拍。(资料片)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
“网瘾”老人不容忽视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时间超过10个小时。以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现在我们发现老年人沉迷网络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老年人为什么会如此沉迷网络呢?
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出,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四大存在困境:死亡、孤独、虚无和有限性。这四大困境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存在困境。对年轻人来说,死亡还很遥远,人生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而对老年人来说,四大存在困境近在咫尺,他们的体验比年轻人更真切也更强烈。沉迷网络,正是老年人克服存在困境的方式。
该如何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互联网?
其一,应引导老年人做好退休生活安排。鼓励老年人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与他人社交,让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
其二,应引导老年人每天规律作息,设置固定上网的时间和时长。
其三,应教老年人学会识别有害信息,学会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其四,心理学研究表明,宠物疗法可以帮助老年人舒缓情绪压力。如有条件,可鼓励老年人饲养宠物,有效替代对互联网的情感依赖。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新华社发 徐骏 作
网络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挑战之一。个人信息的违规收集、不当处理、泄露,使广大网民成为“透明人”。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1.不要注册来源不明网站,谨慎使用手机号注册。
2.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安装来历不明的程序。
3.淘汰的电子产品信息销毁要彻底,防止不法分子恢复数据。
4.带有个人信息的纸张单据处理需谨慎,要抹掉隐私信息。
5.避免在社交软件上泄露过多个人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
6.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 ,防止用户名、密码泄露。
7.不要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链接,以免被“钓鱼“。
8.不同软件不要使用同一组账号密码,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您好,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