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我们的耳朵不知不觉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噪声,越来越多的噪音疾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为加强对嗓音健康的了解与重视,自2003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发起倡议,将每年的4月16日定为“世界嗓音日”。今年是第20届世界噪音日,AAO-HNS以“lift your voice 让你的声音更动听”为主题活动,呼吁人们隔疫不隔“声”,共克时疫。四月里,除噪声日外还有嗓音日。“嗓”和“噪”的轮廓较为相似,若不仔细分辨,很容易造成误传。国际嗓音日为每年4月16日,世界各地的耳鼻喉科医生、头颈外科医生和其他声音健康专业人员一起参加国际嗓音日的庆祝活动。这个活动鼓励所有人去关注自己嗓音的健康状况,同时采取行动,改善或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一活动于2002 年由美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医学会发起并赞助。嗓音发自咽喉,关乎表达。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他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则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进而分散注意力;暴露时间长则造成听力损失甚至失聪。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的标准表明,持续接触超过85 dBA的噪声会损害听力(这里,dBA代表A计权声级,用来衡量声音的大小)。事实上,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比如,根据OSHA的标准,每增加5dBA,允许的暴露时间就减少一半;而依据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制定的标准,每增加3dBA,允许的暴露时间将减少一半。然而,当噪声级达到140dBA时,无论暴露时间多短,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